欢迎您访问钛业信息网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0917-3258251 3258050  

行业动态


宝鸡高新区创新驱动,中国钛谷誉满中外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8-03-08 | 浏览:1234次 ]

  凝心聚力媒发展,创新驱动看宝鸡

  过去一年,“中国钛谷”品牌走出国门,宝鸡高新区内钛及钛合金产业、无人机、石墨烯、激光、3D打印、机器人、中医药等15个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快速壮大发展。区域内吉利发动机、泰华物流园、陆港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11个重点项目投产投用。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1个,其中工业项目47个、20亿元以上项目4个。

  过去一年,是宝鸡高新区创新要素大汇聚的一年。园区企业完成R&D投资35亿元,申报省重点产学研项目136;引进总投资9亿元的核心研发机构8个和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孵化器3家,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28万平方米。

  过去一年,是宝鸡高新区园区建设大推进的一年。投资20多亿元、撬动民间投资43亿元,全面实施城市强基“五大突破”工程和50个城建项目,太公湖生态文化区、陈仓老街等重大生态文化旅游项目雏形显现。

  ……

  2017年,是宝鸡高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持续攀升的辉煌之年,也是中国钛谷建设承前启后、接续奋斗的蓄势之年。园区全年预计实现区域生产总值7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新增入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6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22%300%;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8户,小微企业1900户。在2017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宝鸡高新区前进4个位次,跃升至53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单项排名跃进至46位,走在了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前列。

  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强调,宝鸡高新区作为宝鸡市创新发展引领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区,要以更大格局、更高层次谋划和推动发展,以开放创新之态,进一步吸纳聚集各类优质资源,激发内生增长动力,努力打造西部创新之城,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实施集群化战略,全产业链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对宝鸡高新区而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内生需求,更是发展之魂。宝鸡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目标,不断加快追赶超越步伐,着力打造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结点和核心枢纽,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产业链嫁接服务链,寻找多个支点支持企业创新,努力推动“宝鸡制造”迈向“宝鸡智造”。

  素有“中国钛谷”之称的宝鸡高新区,集聚了全国60%的钛材及钛合金制造能力,形成了以宝钛集团、国核锆业等企业为龙头,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于一体的钛行业相关企业530多家,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加工装备、技术水平及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前列。宝钛集团研制的4500米深潜器钛合金载人球舱填补了国内深潜器及钛合金研究领域多项空白,同时宝鸡集团还成为国产商用大飞机C919钛材的主要供应商。

  然而,日新月异的宝鸡高新区钛产业发展在近几年却遇到了产业链中断的难题。而问题的症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园区企业一直以上游产业为主,下游企业较少。几年前,曾经有位在北京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客商,应朋友之邀到宝鸡旅游,听朋友介绍宝鸡高新区钛企业多,便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生产钴铬钼合金的企业?”这话传到了宝鸡高新区招商干部的耳朵里,经过几番寻找最后在宝鸡找到了这么一家企业,加上宝鸡有医用钛材生产企业,两家本地配套企业恰好能为北京客商加工医疗器械产品,于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北京客商就将工厂落到宝鸡高新区。

  “我们有什么,能为客商提供什么,来宝鸡高新区怎样实现双赢?”宝鸡高新区的招商人员心里都有“这杆秤”。不仅是钛及钛合金产业,宝鸡高新区在汽车及零部件、石油钻采装备、机床工具、高速铁路装备、军工电子信息、中低压输变电等领域招商引资中,也注重延长产业链,合理配置产业发展,让企业由单一发展,变成如今的抱团、整合发展,园区经济发展也随之有了突破口。

  如今,像这样的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宝鸡高新区已经有很多。2017年,实施总投资328.32亿元的26个陕西省和宝鸡市重点项目,吉利整车产销两旺、吉利1.5T发动机建成量产,泰华物流园、陆港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创业孵化基地等11个重点项目投产投用;航天产业基地、中铁宝桥高锰钢辙叉、法士特中轻型变速器及新能源传动项目、石鼓山中央文化商务区陈仓老街等8个项目顺利推进,高端装备产业园小微企业总部、太公湖生态文化区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宝鸡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建设引进,进一步加快了宝鸡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也为宝鸡高新区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更多的可能,叠加累积了追赶超越的后发优势。”

  除了在招商引资中完善产业链之外,宝鸡高新区还注重产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全力打造宝鸡—西安创新高速通道,与西安、杨凌、咸阳、渭南等关中国家高新区签订协同发展战略协议和高新区发展专项基金框架协议,积极融入大关中创新群,以西安研发、宝鸡智造为主导,推动汽车制造、机器人、航空航天、高压输变电、有色金属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以咸阳、渭南、杨凌为节点,积极开展电子信息、中医药、3D打印、现代农机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园区企业集中“走出去”,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院校洽谈合作、协同创新。例如,陕汽集团、吉利汽车与德国、瑞典等国际顶尖汽车制造公司联合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新型汽车发动机等。

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宝鸡高新区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支柱产业快速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并唤醒了军民融合产业。宝鸡高新区拥有40多家军工企业,涉及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等多个工业门类,已经形成了“军用技术衍生,民用技术反哺”的产业互动格局。

聚集各类资源要素,构建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宝鸡市市长惠进才要求,宝鸡高新区要围绕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优势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名城。

  一块十几毫米厚的不锈钢板上,镌刻有上百个石鼓文字。如果用传统的线切割工艺,最少要花两天的时间完成,然而在位于宝鸡高新区的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西北区域中心,这项工作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华工科技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的专门从事激光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该中心迅速在宝鸡高新区“落地生根”,不仅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全新的激光切割、焊接、标识打印等系列技术方案,也带来企业快速发展的“满园春色”。目前,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西北区域中心已与宝鸡欧亚化工、力兴钛业、科普迪等30多家企业在钛材料激光焊接、切割、表面处理等领域启动深度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企+工业园区”的协同创新模式,一大批企业已经开始与研发中心共建实验室、共同申报国家重大项目。

  这只是宝鸡高新区大力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建设高端技术研发平台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宝鸡高新区先后引进各类高端创新平台13个,其中,总投资9亿元的研发中心有8个,另外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宝鸡分中心、轻合金材料及其数字化智能铸造技术研发中心、增材制造中心、中法合资新材料研发中心、陕西石墨烯研究院等5家研发中心也已达成落户意向。

  “这些研发中心与宝鸡当地优势产业紧密结合,既满足市场需求又代表发展方向,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成功率,为宝鸡新材料、现代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每家研发中心为传统产业转型服务的同时既带动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又培育了多个高科技项目。”宝鸡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宝鸡高新区在聚焦主导产业的共性创新需求,将国家级研发能力与当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热情精准融合“发酵”的同时,还持续发力,在各个环节提升软服务。

  截至目前,宝鸡高新区先后引进各类科技服务机构20余家,可以提供人才、财务、管理、法律、培训、检测、交易、技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项目服务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钛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达到30亿元,持续掌握钛产业国际国内定价权;高新企业大学开展高层次公共培训10;钛谷新材料检测中心获得CMACNAS认证,为宝鸡钛产业提升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基础服务。

  为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宝鸡高新区先后出台《企业创新创业扶持奖励办法》《瞪羚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办法》等10个创新创业激励扶持政策;采用基金参股、项目担保、转贷、专利质押、信用融资等多种方式累计帮助113户企业融资近50亿元,7户企业利用“新三板”等平台上市融资。

  同时,宝鸡高新区完善了钛及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3D打印(增材制造)、循环经济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5条产业孵化链,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新模式。全年累计建成孵化器7个、众创空间6;建成孵化场地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250多家。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具潜力的发展优势。”为此,宝鸡高新区提出,招揽聚集人才,要敢于打破界限、勇于创新形式,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目标,多措并举招揽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通过出台“人才工作‘三计划三推进’活动”“钛谷人才聚集计划”等,聚集、引进各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项目吸引人才。2017年,宝鸡高新区引进钛合金骨科医疗植入件生产线、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为园区引来了吴震洲、侯葆荣、刘忠范、林正德等行业专业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千方百计招来人才,更要健全机制,从政策、制度上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每个月,宝鸡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还会两人一组,不定时对园区内27 名高层次人才开展联系服务工作,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征求对宝鸡高新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宝鸡高新区工作,不仅能切实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心和关爱,很多制度、措施也让我们的心里感到温暖和踏实。”陕西开达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建强说,比如,“钛谷人才聚集计划”针对相关人才的子女入学、户口迁转等配套服务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给很多人吃了“定心丸”。

  截至目前,宝鸡高新区累计聚集各类人才资源近12万人,其中高端创新创业人才253名、博士122;新建“学科带头人工作坊”3所,累计建成9;推荐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在此基础上,宝鸡高新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园区企业全年完成R&D投入35亿元;新增高企5户、当年有效高企数达到114;培育区级瞪羚企业57户,其中17户纳入中国瞪羚网数据库;园区企业申请专利1943件,其中获批发明专利752件,同比增长87.1%。园区持之以恒地培育壮大开放式共享创新服务平台、聚集各类创新资源收到了良好效果,并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新时代有新气象,建设西部生态文明之城

  漫步在宝鸡高新区,一条条道路宽阔笔直、一座座厂房绿树环绕、一栋栋大楼巍峨高耸……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和向上生长的力量。

  “2018年,是宝鸡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宝鸡高新区在新的起点上,保持发展定力,坚定赶超自信,全线突破的关键一年。”宝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郝晋升强调,宝鸡高新区需要以国际化的眼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拉高建设标杆,围绕改革、转型、创新“三大新引擎”持续发力,奋力实现宝鸡市领先、陕西省当先、全国争先。

  鉴于此,宝鸡高新区提出了2018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两大战略,强力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引擎区、西部改革创新引领区、陕西新兴产业聚集区三区建设,加速主导产业跃升、创新资源聚集、城市形象提升、生态环境优化四个突破,努力实现以科技新城为支撑的产业赶超,以高铁新城为支撑的商贸赶超,以综合保税区为支撑的开放赶超,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的改革赶超,以崛起中国“钛谷”、打造西部“车城”、加快军民融合等十大工程为支撑的立体赶超,驰而不息,追赶超越,努力把宝鸡高新区建设成为高端人才荟萃、创新创业活跃、产业集群发达、新兴业态兴旺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西部生态文明之城”。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经济发展规模在中西部国家高新区或非省会城市高新区中处于前列。

  围绕以上目标,宝鸡高新区将强力推进六个方面工作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重塑6大传统产业、崛起5大新兴产业,重点实施总投资390亿元的37个省市重点项目,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4个,到位资金24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工业增加值保持15%以上增速,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5%以上,在稳增长、提质量方面走在陕西省、宝鸡市前列。

  强力推进创新创业。以功能材料加工、轻合金材料及其数字化智能铸造、增材制造、石墨烯等5个在谈研发中心为重点,力争引进省级以上科技研发机构10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户、瞪羚企业15户,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1家,申请发明专利700件以上,建成创新创业载体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双创”方面走在陕西省、宝鸡市前列。

  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以发展业态新、质态优、贡献大、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占地15万平方米的吾悦广场、占地20万平方米的天下汇等重大商贸综合体项目和陈仓老街等大型文化餐饮娱乐项目,做靓以高铁新城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持续做旺园区商气人气。确保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6家,社零总额突破4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走在陕西省、宝鸡市前列。

  强力推进对外开放。宝鸡综合保税区申报获批,建成巡关路、保二路、保四路、综二路等4条道路,开工建设公共保税仓库、口岸作业区、联检服务大楼及卡口、纺织科技产业园、丝路新苑•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项目和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引进落地各类项目9个,融资到位资金3亿-5亿元,在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方面走在陕西省、宝鸡市前列。

  强力推进生态建设。以中铁文旅钓鱼台5A级景区建设为核心,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购物娱乐、生态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塑造古陈仓的“旅游新名片”;以太公湖水系生态文化区、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依托,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宜业宜居环境,做强科技新城生态优势,建设融研发、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走在陕西省、宝鸡市前列。

  强力推进民生事业。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于民。投资30亿元以上,实施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扶贫、文化、娱乐等各类民生项目112个,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社保提升、教育引领、卫生创强、平安高新创建等工作,认真办好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力争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3亿元,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继续保持80%以上,在共建共享方面走在陕西省、宝鸡市前列。

  风劲扬帆正当时。2018 年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豪情满怀的宝鸡高新区,正策马扬鞭、阔步前行!

展开

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会员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会员客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