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照相机壳体材料的钛金属 |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6-09-20 | 浏览:1277次 ] |
编者按:在普通人眼里,钛产业很“高冷”,多应用于航天、深海等特殊范畴,或是军工产业,和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亲密联系。其实,钛的应用早已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比如运动器械、电子产品、日用品、饰品等都有钛材的应用身影。同时,钛产业中的众多企业已经大踏步地开始深入生活,寻求发展的新机遇。 为使钛材在大众消费领域更加普及,本报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联合推出“钛应用时代系列专题”科普栏目,使钛产品由“高冷”变为“暖心”。让大众“钛”入人心。 钛的性能优越,不只轻、强度高、耐腐蚀,还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不过敏,其外表经阳极氧化处置后,构成的氧化膜有抑菌作用。钛在生活用品方面用途非常广泛,如用作壳体材料、轻量化材料、工艺品和装饰材料等。 照相机行业用钛,首先是从快门幕开始的。日本光学工业公司(日光)于1959年在尼康(Nikon)SP及尼康(Nikon)F上采用纯钛快门幕。那时,在35mm幕帘快门照相机上,使用橡胶幕或橡胶幕和布的复合材料以及不锈钢箔材快门幕,尼康F的纯钛箔快门幕,是将JIS2级KS50钛薄板轧制25um,将中间压花处理,以便保持强度和防止擦伤,并将表面处理成黑色,加工成了厚50um的幕帘。使用这种快门幕的声音特别小,即使在剧场使用也能得到很好的使用效果。后来其他品牌相机,如佳能(CanonF1-1971年)、美能达(Minolta X-1-1973年)、奥林巴斯(OLYMPUS PEN-1993年和F3-2000年)、京陶(RTS2-1982年)也都相继采用纯钛箔快门幕。 经过23年到1982年,在“尼康”NikonFM2上,用钛蜂窝结构的纵行快门实现了超高速的l/4000s的快速快门,要比以前照相机速度快一倍的幕速,大幅度减轻快门帘的重量和提高耐快速的强度,因此“尼康”FM2在纵行快门上,采用钛蜂巢状,后来钛快门被铝快门所取代,铝快门速度达1/8000s。 早在1978年专门为了日本大学北极探险队制造的尼康P2照相机,该相机壳体的上下盖、前后盖采用了钛冲压件,由探险家植村直己携带到北极圈零下40℃~50℃的寒冷天气下使用,其效果良好。由于机壳体耐低温、耐振动及冲击,牢固耐用,所以受到了新闻界的青睐。1990年底,制造了首台全钛外壳的袖珍型照相机。此外尼康(NikonFM2/T、F2Ti、F3T、F3P、35Ti、28Ti)、美能达(Minolta TC-1)、富士(APS)、京陶(CoNTaxT2、G1、G2)也都采用钛壳体。 另外Nikon5X15T双简显微镜也使用了全钛壳体。还有在海中摄影的Alifex-16mm相机壳体上使用钛,也取得较好效果,钛壳照相机代替铝壳、不锈钢壳照相机,很好地解决了在深海中的耐腐蚀、耐压能力。 2008年12月上旬,德国徕卡公司发布了钛合金限量版D-Lux4、Lux5系列数码相机。D-LUX4外观采用了卡片机的造型设计,钛合金外观让该机显得光感十足,机身三围尺寸为27.1mm×108.7mm×59.5mm,重228g,整机拥有十分不错的质感。售价为1400美元,折合人民币为9700元左右。徕卡M9的钛金限量版相机,由大众集团首席设计师沃尔特德希瓦亲手打造,机身采用钛金属材质,搭配Summilux-M的35毫米f/1.4钛金属镜头。在配置方面,钛金版的M9与普通版M9一样,采用35.8mm×23.9mm画幅180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徕卡钛金版M9全世界限量500套,极具收藏价值。M9钛合金版相机堪称“相机中的战斗机”,报价超过20万元。 |